煙臺市文學創作研究室(《膠東文學》編輯部、煙臺藝術中心)
新時期之初,我市作家蕭平的短篇小說《墓場與鮮花》,王潤滋的短篇小說《賣蟹》、《內當家》,矯健的短篇小說《老霜的苦悶》、中篇小說《老人倉》等作品,連年在全國中短篇小說評獎中獲獎。就在我市文學創作趨于空前繁榮的形勢下,市委、市政府決定成立煙臺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籌委會。市文學創作研究室,作為市文聯籌委會的下屬事業單位,于1984年成立,魏邦家任創作室主任,專業作家有姜利國、張象吉、焦辰龍,會計于翠鳳。
1985年,張象吉的長詩《山虎子》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。姜利國的中篇報告文學《一個東方女性的命運》在《山東文學》發表后,《法制文學選刊》、《報告文學選刊》等十幾家報刊相繼轉載,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。
姜利國任創作室副主任。
創作室專業作家參加市作協在威海召開的大型筆會。
魏邦家調市文聯組聯部工作。
1986年,姜利國的中篇報告文學《一樁兇殺案的始末》在《山東文學》發表。張象吉的中篇小說《聽山》在上海大型文學叢刊《收獲》發表。另有短篇小說多篇在《上海文學》、《山東文學》等刊物發表。
劉守鎮調入創作室任專業作家。
1987年,姜利國任文學創作室主任。王元政調入創作室任司機。
劉守鎮、張象吉、焦辰龍一行三人在該年秋天去桂林、柳州等地進行了為期二十余天的采風活動。
1988年,盧萬成、于雷娃調入創作室任專業作家。
盧萬成的長篇小說《女人的河》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。其中篇小說《芝罘舊夕陽》、《北海潮》在《山東文學》、《時代文學》發表后,《小說月報》、《中篇小說選刊》選載,在文壇上產生一定的影響。
焦辰龍的短篇小說《黑洞》在《人民文學》發表。
十月,姜利國、張象吉、焦辰龍、劉守鎮一行四人去成都、西安、延安、昆明、西雙版納、武漢等地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采風活動。
1989年,姜利國去萊州市平里店鎮掛職鎮黨委副書記。盧萬成去芝罘區世回堯鎮掛職副鎮長。
滕錦平調入創作室任專業作家。姜憲章調入創作室任黨支部書記、副主任。
盧萬成的中短篇小說集《芝罘舊夕陽》、滕錦平的中篇小說集《蛻》列入“齊魯文學新秀”叢書,由華藝出版社出版。
經山東省文學創作專業職務評審委員會批準,姜利國、盧萬成、張象吉、姜憲章、焦辰龍為文學創作二級職稱,滕錦平、于雷娃為文學創作三級職稱。
1990年,盧萬成的長篇小說《男人的!、姜利國的報告文學集《鄉村筆記》均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。
劉守鎮調離創作室。
1991年,焦辰龍的短篇小說集《白太陽》列入“山東青年作家叢書”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。盧萬成的短篇小說《內當家之死》在《時代文學》發表,并被《小說選刊》、《新華文摘》等多家報刊選載。滕錦平、于雷娃等,有多部中短篇小說、報告文學等作品在多家報刊、雜志發表。
王元政調離創作室。
姜憲章病逝。
1992年,滕錦平的中篇小說《懸崖》、《交界》在四川文藝出版社主辦的大型文學叢刊《峨嵋》雜志發表。
盧萬成的中篇小說《芝罘舊夕陽》、姜利國的中篇報告文學《一個東方女性的命運》分獲煙臺市第一屆文藝創作一、二等獎。
姜利國任黨支部書記。盧萬成任副主任。
1993年,張雅文、李芳苓調入創作室,任專業作家。李芳苓任副主任。經省文學創作專業職務評委會批準,均為文學創作二級職稱。
李芳苓的中短篇小說集《同嫁》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。
于雷娃的小說集《紅草地》由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。
滕錦平的中篇小說《書商浪漫曲》、《挽歌》分別在《文藝百家》、《時代文學》發表。
1994年,張雅文的長篇報告文學《大園》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。
盧萬成的短篇小說《內當家之死》獲煙臺文藝創作一等獎。姜利國的中篇報告文學《燃燒的激情》獲煙臺市文藝創作二等獎。
盧萬成調離文學創作室。
寧蘭智、郭清山調入創作室。
1995年,與合成革廠聯合舉辦文學創作筆會。滕錦平、李芳苓、于雷娃等均有中短篇小說在報刊雜志發表。
焦辰龍調離創作室。
經省文學創作專業職務評委會批準,于雷娃為文學創作二級職稱。
1996年,馬海春、陳占敏調入創作室任專業作家。經省文學創作專業職務評委會批準,陳占敏為文學創作二級、馬海春為文學創作三級職稱。
陳占敏的長篇小說《沉鐘》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列入“小說界文庫”正式出版,并由上海文藝出版社、山東省作家協會和煙臺市作協在濟南聯合召開作品研討會,反響較大。陳占敏另有中篇小說《投降》、《看著你》、《學會握手》分別由《清明》、《時代文學》等大型文學叢刊發表。
陳占敏的小說集《陳占敏中短篇小說選》、馬海春的中篇小說《七葉火絨草》分獲煙臺市文學創作一、二等獎。
張象吉退休。
1997年,馬海春的短篇小說集《馬海春短篇小說選》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。
滕錦平、于雷娃、陳占敏等有多部中短篇小說在《人民文學》、《山東文學》、《青年文學》、《北方文學》等刊物發表,并有部分作品被《中篇小說選刊》、《小說選刊》選載。
滕錦平的中篇小說《解套》由大型文學叢刊《清明》發表。
陳占敏參加中國作協在青島舉辦的全國小說年會。經省文學創作專業職務評委會批準,為文學創作一級職稱。
1998年,滕錦平的中篇小說《操作》由《作品與爭鳴》選載,中篇小說《步步為營》由《時代文學》發表。
于雷娃的短篇小說《遠去的鼓聲》由《小說選刊》選載。
陳占敏、滕錦平、馬海春均有中短篇小說入選省《新文學大系》。
陳占敏的長篇小說《沉鐘》、于雷娃的短篇小說《千年等一回》分獲煙臺文藝創作一、二等獎。
李芳苓退休。
1999年,陳占敏的長篇小說《紅暈》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。
于雷娃的短篇小說《戲中乾坤》由《小說選刊》選載。
經省文學創作專業職務評委會批準,滕錦平為文學創作二級職稱。
2000年,陳占敏的長篇小說《淘金歲月》由花城出版社出版。
于雷娃的短篇小說《藥膳》由《小說選刊》選載。
馬海春的短篇小說集《馬海春短篇小說選》、矯健的散文《迷亂之夜》獲煙臺文藝創作一等獎。
張雅文的報告文學《天龍魂》獲全國“21世紀報告文學獎”。退休。
馬海春任文學創作室副主任。
2001年,編輯出版《煙臺作家作品選》(《中篇小說卷》、《短篇小說卷》、《散文·詩歌卷》),由作家出版社出版。這套叢書收入中篇小說14部,短篇小說49篇,散文67篇,詩歌103首,選入我市139位作家、詩人的作品,全面展示了我市的作家陣容,檢閱了我市文學創作的成就。
于雷娃的短篇小說集《一品夫人》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。
經由省文學創作專業職務評委會批準,姜利國為文學創作一級職稱。
徐少波調入創作室。
2002年,陳占敏的長篇小說《淘金歲月》獲省精品工程獎,長篇小說《紅暈》獲煙臺文藝創作一等獎,并有小說、散文多篇發表。被評為煙臺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。
于雷娃在《青島文學》、《太湖》發表中篇小說《小羊在山上吃草》、《俗人行藥》。短篇《藥膳》獲煙臺文藝創作二等獎。
姜利國內退卸任。
馬海春任創作室主任、黨支部書記,陳占敏任副主任。
經省文學創作專業職務評委會批準,馬海春為文學創作二級職稱。
2003年,矯健的長篇小說《金融街》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,中篇小說《金融街》發表于《時代文學》,被《中篇小說選刊》選載,獲2003年度《中篇小說選刊》獎。
陳占敏中篇小說《手舞足蹈》發表于《清明》,被《北京文學·中篇小說月報》選載。
經省文學創作專業職務評委會批準,于雷娃為文學創作一級職稱。
于翠鳳任創作室副主任。
2004年,滕錦平第一部長篇小說《西線集錦》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。矯健的《矯健中短篇小說集》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。
陳占敏、寧蘭智榮獲全市宣傳文化系統“繁花”獎。
經省文學創作專業職務評委會批準,滕錦平為文學創作一級職稱。
2005年,矯健長篇小說《換位游戲》發表于大型文學期刊《花城》,并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單行本,在《人民文學》發表短篇小說《金手指》。
滕錦平長篇小說《橙色欲望》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。
馬海春散文《應試教育,從中學語文課本說起》被《書摘》、《閱讀文摘》選載。
2006年,滕錦平長篇小說《西線集錦》獲煙臺市第九屆文藝創作獎一等獎。
張雅文因病逝世。
2007年,矯健獲“煙臺市十大文化名人”稱號,本單位獲“煙臺市文化工作先進集體”稱號。
矯健長篇小說《換位游戲》、《樓王之謎》,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同時出版。
矯健長篇小說《金融街》獲山東省精品工程獎。
2008年,陳占敏長篇小說《金童話》由山東出版集團出版。
陳占敏長篇小說《懸掛的魂靈》、矯健短篇小說《金手指》獲山東省泰山文藝齊魯文學獎。
2009年,王秀梅調入創作室任專業作家。
2010年,矯健長篇小說《詭笑的稻草人》、王秀梅長篇小說《婚姻》出版,分別被報紙和《長篇小說選刊》連載、選載。
王秀梅長篇小說《幸福秀》獲煙臺市第十一屆文藝創作特別獎。
2011年,王秀梅中篇小說《坦克》獲山東省泰山文藝(文學創作)獎;矯健、王秀梅同獲“煙臺作協創作大獎”。
滕錦平長篇小說《人有病》發表于《時代文學》。
焦雯考入創作室。
郭清山因病逝世。
2012年,王秀梅長篇小說《微幸福時代》發表并出版,其中短篇小說集《血紅雪白》、矯健長篇小說《詭笑的稻草人》分別獲得煙臺市第十二屆文藝創作獎和市精品工程獎。
馬海春任市文聯黨組成員。
王秀梅任創作室副主任。
邵明媚考入創作室。
陳占敏退休。
姜利國因病逝世。
2013年,王秀梅長篇小說《來自中世紀》、《虞美人的記憶》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同時出版;長篇小說《藍先生》發表于《中國作家》,并由山東畫報社出版發行;短篇小說《父親的橋》榮登本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。
凌可新、張洪浩調入創作室任專業作家。
寧蘭智、于雷娃、滕錦平退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