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h id="q8djp"><pre id="q8djp"></pre></th>
    1. <tbody id="q8djp"></tbody>
    2. <rp id="q8djp"><ruby id="q8djp"><input id="q8djp"></input></ruby></rp>
    3. 您好,,歡迎訪問煙臺文藝網!
      您當前的位置 : 煙臺文藝網 >> 文藝時空 >> 文藝論壇

      張江:文藝創作要樹立正確歷史觀

      作者:人民日報文藝 更新時間:2019-07-04 14:56

      文論經緯 ▏張江:文藝創作要樹立正確歷史觀

       

      歷史題材創作要求創作者校準價值觀,葆有歷史正義,該抨擊的抨擊,該謳歌的謳歌,該同情的同情

       

      面對歷史時,創作者的虛構和想象必須遵循歷史法度的規約。這一法度就是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,創作者在進行歷史題材創作時,必須在這二者之間尋找到恰切平衡點

       

      小歷史也要寫出大氣象,作家藝術家不能人為地將歷史矮化、孤立化,要有胸懷天下的格局、目及古今的視野,只有這樣,歷史才有厚重感,作品也才有高度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  文藝創作離不開歷史?v觀文藝發展史,歷史題材是文藝創作重要生長極,歷史題材創作長盛不衰,誕生諸多名家名作。從更寬泛意義上講,任何文藝創作都是一定歷史語境之下的行為,“歷史”之于創作者如影隨形、無處不在。就此而言,樹立正確歷史觀不僅是歷史題材創作者必修課,更是每一名文藝創作者都要面對的重要課題。

       

        歷史刻度與文藝溫度

       

        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奔騰的歷史長河展現的往往是綿延、線性、理性的一面。尤其是經過時間過濾,歷史往往只留下文字的中性概括。但事實上,歷史不是抽象符號,具體到某一刻度內,歷史總是斑斕而豐富的,有歌哭、有歡笑、有掙扎、有雀躍,有興衰成敗也有聚散離合。這才是歷史本來面目。一個個鮮活個體的集合構成歷史有機體的萬千細胞。除個體的喜怒哀樂,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的歷史更是往事滄桑。戰爭、生存、發展,屈辱、榮耀……凡此種種,鑄就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特定歷史時段內的主題和底色。歷史的主題、底色與國家民族命運關聯在一起,也與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每一個個體關聯在一起。

       

        文藝的溫度,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對個體、國家、民族命運的歷史觀照之中。在切入歷史時,文藝創作過程其實就是重新賦予歷史以情感溫度的過程。創作者對待歷史的態度,決定作品情感溫度。近些年一些作品在這方面處理不當。比如,出于商業目的考量,本來面對的是一段沉重嚴肅的民族抗爭史,但是個別創作者在面對這段歷史時,展現的卻是嬉戲娛樂的態度,暴露其對歷史的無知和輕慢。

       

        文藝家觸摸一段歷史,就是去感知和呈現生命的溫度,民胞物與精神是創作者穿行于歷史時應具備的。以《黃河大合唱》為例,它對中國人民堅強不屈斗爭精神的熱情謳歌,以及所發出“團結一心沖上前”的怒吼,激勵了多少中華兒女投身可歌可泣的抗戰斗爭!正是因為創作者對民族歷史命運深刻關切,《黃河大合唱》至今仍然能夠喚起人們強烈的愛國情感。這就是有溫度的文藝,文藝也因此才成為時代前進的號角。

       

        進一步說,創作者在歷史面前展現的同情或冷漠、贊許或批判、謳歌或嘲諷,無一不是創作者價值觀的傳達。就歷史題材文藝作品而言,與其說它還原了某一段歷史,毋寧說它借某一段歷史傳遞某一種歷史觀和價值觀。我們一直倡導有筋骨、有道德、有溫度的文藝作品,具體到歷史題材創作,這一要求或許可以換成更具針對性的表達:創作者要校準價值觀,葆有歷史正義,該抨擊的抨擊,該謳歌的謳歌,該同情的同情。

       

        歷史法度與虛構尺度

       

        有一段時間,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和文化消費主義思潮彼此策應,相互助長,對文藝創作產生影響。具體來說,歷史虛無主義從理念上消解歷史真實的規約,為文化消費主義提供理論支撐;同時,文化消費主義以“消費”“娛樂”為目的,為歷史虛無主義制造市場需求。比如,在個別影視劇中,歷史演進被改換為宮闈秘史、粉黛爭寵、權謀算計,英雄人物被隨意涂抹,讓人感到荒唐和憤慨。

       

        文藝創作可以虛構,這是創作基本常識,歷史上位列經典的眾多歷史題材文藝作品也都大量使用虛構和想象。沒有虛構和想象,《三國演義》很難成為《三國演義》,《水滸傳》也很難成為《水滸傳》。在承認虛構合法性同時,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,文藝家的虛構是無限制、無約束的嗎?當然不是。在面對歷史時,創作者的虛構和想象必須遵循歷史法度的規約。這一法度就是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。

       

        說到底,創作者在進行歷史題材創作時,必須在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之間尋找到恰切平衡點。歷史真實要求創作者尊重歷史、敬畏歷史,不能完全拋開歷史信馬由韁、隨心所欲;藝術真實又賦予創作者一定虛構和想象的自由,兩者彼此制約、相互養成。背離歷史本質真實,歷史題材創作就成為假借歷史之名的冒牌貨;沒有藝術真實,歷史題材創作就失去藝術魅力,淪為扁平的歷史流水賬。有經驗的藝術家經常用“大事不虛,小事不拘”作為歷史題材創作基本原則,這或許是尋找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平衡點簡單易行的辦法。

       

        歷史題材創作的題中之義,是用藝術的方式幫助受眾撥開彌漫在歷史表層的迷霧,傳達歷史精神,讓人們把握歷史發展規律。憑借花花綠綠的趣事逸聞滿足好奇之欲,或者過度依靠虛構和想象,建構沒有歷史骨架的虛空歷史,都有背于作家藝術家應有的遠大抱負。歷史題材創作中,“歷史”變得越來越“好看”、越來越“有趣”,但厚重歷史感及其帶給人們的思考卻越來越少,這樣的歷史題材創作難以行遠,值得深思。

       

        歷史厚度與作品高度

       

        近年來,有歷史學家提出“小歷史”與“大歷史”概念。以我的理解,所謂小歷史就是那些“局部的”歷史,比如個人的歷史,日常、生活層面的歷史等。所謂大歷史,是“全局性”的歷史,比如時代更迭的歷史、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歷史等。那么,在歷史題材文藝創作中,藝術家應該寫小歷史還是大歷史?這樣提問,絕不是重拾題材決定論。大歷史寫不好同樣是小作品,小歷史寫好了也可以成就大作品,從文學藝術本質特征來講,其具象化表現方式也與個人的、日常的、喜怒哀樂的小歷史頗為契合。

       

        不過,小歷史要寫出歷史大氣象,是對創作者功力的考驗。當前一些歷史題材作品缺少的恰恰是這一點。本來是歷史發展中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、是彪炳史冊的英雄人物,在一些藝術家手中呈現出來的反而只是瑣屑庸常一面。英雄固然也是人,也有兒女情長,也需要柴米油鹽,但是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,絕不僅僅因為這些,而是因為他們身上具有超出常人的特殊品質和力量。這種品質和力量對應的不僅是個人,更是整個時代、整個國家和民族?v觀文藝發展史,大凡經典歷史題材作品無不如此。一切歷史,包括一個人的歷史、一個家庭的歷史、一個家族的歷史,都可以成為文藝創作素材,一旦被作為一部偉大歷史題材作品的構成要素,作家藝術家就需要賦予它超越自身折射時代、國家和民族的意義。換言之,小歷史只有放在大歷史格局中,人物、故事、細節才會有大氣象。

       

        事實上,小歷史與大歷史不是絕對的,只是觀照視角和焦點不同。小歷史聚合在一起就是大歷史,小歷史中蘊含大歷史演進的內在邏輯;大歷史總是裹挾小歷史前進,沒有孤懸于大歷史之外的小歷史。所謂小歷史也要寫出大氣象,指的就是作家藝術家在進行歷史題材創作時,不能將歷史矮化、孤立化,要有胸懷天下的格局、目及古今的視野,只有這樣,歷史在其手中才會被賦予厚重感,拿出的作品才會具備應有高度。

       

        作家藝術家不一定都要成為史學家,但多讀一點歷史是必要的。對歷史一無所知,或者歷史知識支離破碎,正確歷史觀就無從樹立。只有真正走進歷史深處,了解歷史的宏大和壯闊,才會從心底升騰起對歷史的尊重和敬畏。

       

        (作者單位:中國社會科學院)

           制圖:張丹峰

       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 
      責任編輯:文藝網編輯部
      友情鏈接
      關閉
      香蕉99亚洲大尺度av_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_黄色网站国产亚洲第一黄片_女上男下gifxxoo动态图午夜在线
      <th id="q8djp"><pre id="q8djp"></pre></th>
      1. <tbody id="q8djp"></tbody>
      2. <rp id="q8djp"><ruby id="q8djp"><input id="q8djp"></input></ruby></rp>